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的能源?這聽上去似乎有點兒荒唐,但實際上,德國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生態燃料驅動了一輛燃油車。事實證明,水作為汽車發動機燃料是完全可行的,不過這并不是說直接將水灌到油箱里去就能讓車跑起來,這其中需要一個轉換的過程。
圖注:工程師正在從轉化反應器中提煉清潔燃料
具體說來,這個轉化過程需要先將水通電進行電解,然后將電解產生的氫氣和二氧化碳在轉化反應器中進行混合,生成氫和一氧化碳。轉化生成的氫和一氧化碳會被輸送至FT反應堆(費托反應,又稱FT反應,可將氫和一氧化碳在特定催化條件下合成液態燃料)中進行催化反應,最后合成可驅動柴油發動機的液態燃料,業內目前將這種燃料稱為藍色原油。
圖注:水做原料轉換為清潔燃料的轉化過程示意圖
藍色原油的制造過程中本身不會產生污染排放物,兩次轉換反應過程中生成的產物也只是水汽,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不過藍色原油目前仍面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電解水這一過程需要電力,而目前電力的制造還需要消耗能源并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所以這一過程仍然不是完全清潔的;二是藍色原油的產能現階段還不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實用性較差。目前生產藍色原油的德國SUNFIRE公司每天的產能僅為160升,按每輛車50升的油箱容積算,該公司每天生產的燃料僅能滿足3輛轎車的需求,距離市場化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注:由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的清潔燃料正在被加注至奧迪A8的油箱中
奧迪公司對藍色原油很感興趣,奧迪目前在德國和挪威都有藍色原油的投產計劃,其中位于挪威的生產基地具有年產量10萬升的潛能,如果挪威的生產基地能夠正式投產的話,藍色原油距離市場化推廣就不遠了,屆時藍色原油將有望成為替代傳統礦物燃油的清潔燃料。盡管如此,質疑的聲音也有很多,外界最關注的點在于,如果藍色原油能夠以工業化規模生產,那么屆時對水資源的需求也會隨之加大,在淡水資源日益匱乏的時代大背景下,將本就有限的水資源用于驅動車輛不見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此外,盡管SUNFIRE公司極力宣稱其生產的藍色原油價格比柴油便宜許多,但是問題在于:在將來,水可能比油還貴,這樣做真的有必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