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本年度央視315晚會還會持續關注汽車消費投訴。畢竟,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全世界都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魚龍混雜,亂象叢生,投訴多,維權難。3月8日,消協“2016汽車投訴情況發布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汽車投訴總量為30529件,占據商品細分領域排行榜TOP2,其中,自主品牌投訴總量排名第一。中國車主們投訴問題大多來自售后服務、汽車質量、合同爭議。
3天后,央視315可能曝光的車企名單上會點到誰的名字?到時候見分曉。一經315曝光車企,便會迫于媒體輿論壓力做出迅速反饋。此舉縱使能解決一部分車主投訴,但更為棘手的是,315曝光的車企問題只是放大的一角冰山,315過后,未曝光汽車投訴問題同樣在威脅著許多車主的生命安全。那些沒曝光的汽車質量投訴還有救嗎?有。
不是去4S店堵門,而是要學會如何起訴無良車企。
他山之石
近日美媒報道,大眾同意為美國市場的欺詐門涉及7.8萬輛柴油車再次支付總共大約1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74億元賠償金,每個車主可選擇以舊換新或把舊車賣回4S店,同時,車主們根據不同車型都能得到10萬左右不等賠償金。然而,德國大眾柴油門車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對此,德國著名汽車經濟專家杜登赫費爾(Ferdinand Dudenhoffer)給出的解讀是,無商不奸,這不是大眾的問題,而是糟糕的消費者保護法有問題。
同理,對中國車主們而言,車主選擇個人訴訟就算負擔得起高昂律師費,打贏虎背熊腰的車企的機會渺茫,但集體訴訟就不一樣了。
或可攻玉
中國車主們早在2015年便借鑒過他山之石,某車斷軸門以集體訴訟失敗收尾。標志著中國車主們集體訴訟之路初體驗失敗了!雖然,效仿美國車主們集體訴訟之路道阻且長,但卻是希望之路。畢竟,中國汽車歷史也不長,一切才剛剛起步。
汽車消費維權需要天天315,除了借助媒體力量,還需每個車主要身體力行,一起完善汽車法律法規,讓汽車投訴量下降,讓車主維權簡單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