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穩步上升,消費者的購買力相較于幾年前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種現象在“大件”上體現得尤其明顯:高層住宅小區越建越密集,大馬路上的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不管是上下班出行,還是短途旅游,亦或是日常買買菜接送孩子,汽車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旺盛的消費需求帶動了汽車銷售市場的飛速發展,合資和自主品牌的百花齊放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然而,有句話叫做“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的人買車注重性能,有的人買車純粹看外觀好不好、空間大不大。不過刻意說不懂車的人有點過于刻薄,畢竟誰沒事天天研究車去。一般情況下不懂車的人買車要么就是查閱各種資料,要么就是跟風購買,后者占據更大的比例,這樣做也沒什么不好。
1.別克新英朗
全新英朗自2015年上市以來,銷量勢如破竹,長期占據各大轎車排行榜的前列位置。相較于老款英朗,新英朗銷量大增的原因很簡單:價格實惠,外觀亮眼,內部空間加大,油耗降低等等。可以說,新英朗的最大賣點就是一款符合國人消費口味的“中國特供車”,一方面,它滿足了國內市場對家用緊湊型轎車的幾大需求,另一方面,重心的偏移總會犧牲掉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新英朗的底盤懸架與凱越師承一脈,基本結構沒有變化,都是采用了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雙連桿獨立懸架。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新英朗就是換了個殼子的優化版凱越。而且,為了降低成本,新英朗在某些方面節儉的嚇人,例如廣受詬病的沒安裝后排閱讀燈。從現有車型的定位來看,新英朗更像是以前的凱越,而威朗更像是以前的英朗GT。總的來說,新英朗確實是一款不錯的家用經濟型轎車,但如果是追求性能和駕控感的消費者,不建議選擇新英朗。
2.路虎攬勝極光
坊間流傳一句話:“修不好的路虎,開不壞的豐田”,路虎接連不斷的小毛病很是讓它的忠實用戶糟心。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秒殺一眾SUV的出色外形內飾幫助極光俘獲了一大票潛在消費者,但不少車主反應,極光的9AT變速箱故障率非常高,甚至有人4萬公里就更換了變速箱。買車容易養車難,很多人僅靠品牌和顏值就選擇了攬勝極光,但卻沒有仔細考慮后續的養護問題。當然,隨著路虎極光的國產化,質量問題會變得更加敏感,相信路虎會徹底改進自己的品牌口碑。
3.起亞K3
起亞在韓系車中的銷量一直不錯,K3作為它旗下的一款緊湊型轎車,時尚的外形很受消費者尤其是女性的歡迎。目前為止,顏值都是韓系車一個很大的營銷點,說其“靠臉打天下”也不為過。對于消費者來說,起亞k3的優點很明顯:外觀好看,后排空間大,省油等。但是,相較于K3 9.68-15.08的官方定價來看,它的性價比并不算太高。雙離合版本變速箱低速頓挫感明顯,高速胎噪較大,減震效果不好,起步肉,轉向手感過于電子化,低配車型沒有ESP等是起亞K3被提及最高的幾個缺點,而現在很多國產自主品牌的性價比要更高一點。
4.現代朗動
如果說起亞是韓系車中的代表品牌,那么現代就是韓系車中壟斷了半壁江山的存在。上文提到,韓系車在這個看臉的社會很是收獲了一批“顏值”黨,現代前衛時尚的外觀在30歲以下消費群體中非常吃得開。僅從外形來看,朗動延續了現代一貫的設計感,低價高配的路子也讓它具有了看似很高的性價比。不過,相比起日系車的實用,德系車的工藝,美系車的厚實,韓系車身上似乎并沒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標簽,不管是動力總成、底盤、操控亦或是品控,都沒有顯著優勢。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韓系車性價比方面的優勢將逐漸減退。
5.榮威RX5
這兩年,榮威RX5的火爆有目共睹,它的高顏值和科技范十足的大燈尾燈也確實符合大多數國人的審美。在迎合了國內緊湊型SUV市場對于外觀、內部空間、內飾等方面的需求后,打著互聯網旗號的榮威RX5在年輕消費群體中“一炮而紅”。不過,在這個汽車智能配置噱頭大于實際的時期,品牌的影響力和保值率仍然會成為一個品牌變強變大的阻礙,而榮威一直面臨這個問題。
雖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很多消費者單純“看臉”、“看熱度”買車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想要買到一款合心意的車,最重要的還是看清自己的真實需求。
更多汽車文章請關注圖說汽車微信公眾號:tsqiche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