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則5座小車塞一家七口,老婆孩子藏于后備箱,被罰200,記8分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新聞一曝光,迅速發酵,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日常生活中以家庭為單位汽車為工具的出行活動中,總是會遇到超出規定限載人數的囧況,尤其是旅行出游中,全家皆大歡喜的事情,總是會被類似的條件限制引來些許遺憾。
上圖為家庭出行車內座位不夠,家長讓小孩子在后備箱暫坐一程。
現如今隨著國內汽車市場對汽車空間的特殊需求,不管是自主生產還是合資、進口的汽車都會相應的進行“中國式特供”——增加車內空間,后備箱的空間尺寸也都較為寬敞。并且現在隨著汽車功能配置的不斷增加,后備箱墊也都采用較為柔軟的皮革墊、TPO墊等。因此在遇到上述出行不便的困境下,在后備箱對付一下似乎成了不錯的選擇。
那么這種方法真的可行嗎?人數多過限定承載量的時候,后備箱做人真的是一個可行之計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首先,這種方法在法律上就不被允許,我國有明確的規定要求:后備箱只允許用來存放貨物或行李,只有車廂內才能供人乘坐,即便正常乘坐車廂內也是有規定限載人數的,普通的轎車定員載客都是5人,包含駕駛員在內,無論年齡身高,只要多一人即算超載,新聞里足足多出兩人,超員比例已達40%。依據我國道路安全法的規定,處以相應的罰款和扣分處罰。
上圖為路口兩車相撞,從一車的后備箱甩出2個小孩的監控畫面。所幸路口的車較少沒有造成二次事故,孩子僅被甩飛車廂,未造成大礙。
其次,乘坐后備箱對于超載人員的安全性有極大危害。后備箱內的空氣流通不暢,人在里面容易發生窒息等危險情況,即便沒有窒息,汽車尾氣廢氣的排放也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即使現在的后備箱材質都較為柔軟,但是汽車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顛簸得不到相應緩沖,里面的人容易造成損傷。尤其后備箱作為汽車尾部,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追尾,車內人員收到的沖擊更大,和后備箱門等突兀堅硬的東西發生劇烈撞擊,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傷亡。
車輛的后備箱盡管現在設計的空間都越來越大,但是再大也不是用來供人乘坐的,這也提示我們,一定要安全駕駛,不能為了貪圖一時的便利,反而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