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凱迪拉克計劃于2017年前后推出一款緊湊車型,該型車將基于Delta平臺打造,也就是雪佛蘭新科魯茲使用的Delta平臺,該平臺采用的是前置驅動方式。而此前的報道稱,凱迪拉克的這款新車將采用Alpha平臺,Alpha是后驅平臺。眾所周知,后驅平臺在操控性和穩定性方面都要優于前驅平臺,這一點在入門級豪華車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凱迪拉克新車采用前驅平臺,是否意味著前驅將成為緊湊型豪華車的主要潮流?前驅和后驅誰更優秀呢?
雪佛蘭科魯茲采用的Delta平臺
現代家用轎車的主要驅動方式有前置前驅、前置后驅和前置四驅這四種,考慮到制造成本,這三種驅動方式通常對應的是普通家用轎車、高級轎車和豪華車。除了制造成本的因素外,各個級別的家用轎車采用何種驅動方式還和驅動方式自身的優缺點有關。本文主要討論前置前驅和前置后驅,前置四驅在這里不作比較。
前置前驅的布局方式
首先來說前置前驅。前置前驅,顧名思義就是發動機和驅動橋都位于前軸的驅動方式,前置前驅的優點有很多,但是缺點也不少。先說優點,前置前驅最大的優點總結起來就一個字——“省”。
前置前驅車的前橋比較復雜
省錢:因為發動機布置在前軸,前置前驅車省去了傳動軸,發動機輸出的動力不需要經過傳遞便被輸出到驅動輪。由于省去了傳導過程中動力損失,同樣的油量,前置前驅車要比前置后驅車多跑不少路,自然就省錢了。
省地:和上面同樣的道理,由于省去了傳動軸,前置前驅車型的后排乘坐空間要大出很多,而且地板高度也可以降低不少,空間一大,乘坐舒適性自然就好很多。
省重:還是得益于傳動軸,省去傳動軸之后,汽車的自身重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輕,結構也可以更加緊湊。
前置后驅車輛的后排空間較小
優點說完,該說缺點了。由于發動機和驅動橋都布置在前軸,前置前驅車的前橋就得同時扮演驅動者和轉向者的角色。這樣一來,前驅車不僅前輪輪胎磨損率要遠遠高出后輪,前橋的結構也必須復雜化(增加萬向節),結構復雜帶來的是制造工藝和制造成本的增加,同時發生故障之后的維修也較前后驅車復雜一些。
前置后驅布局的車輛后橋懸掛系統比較復雜
此外,由于前軸同時布置了發動機和驅動橋,前置前驅車的前軸負荷要比后軸高出不少,導致前后軸載荷不均,因而行駛平順性和穩轉向定性較后驅車要差,這一點在高速行駛時表現的比較顯著,這也是為什么注重操控的高檔運動轎車大多采用前置后驅方式的原因。
前置后驅的驅動方式
前置前驅說完了,我們來說說前置后驅。其實在前面的介紹中,前置后驅的優缺點已經涉及到一部分了,因為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比較而言的。前置后驅相較于前置前驅,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驅動橋被布置在后橋,發動機動力從前軸傳遞到后驅動橋,需要借助傳動軸的幫助,這樣做雖然增加了車身重量,但是前后軸的載荷可以達到理想的50:50,因而高速轉向的穩定性和操控性都可以得到保證,從而滿足消費者對操控性的追求。
凱迪拉克ATS采用的是前置后驅的驅動方式
然而,前置后驅所帶來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由于傳動軸的存在,采用前置后驅的車輛,燃油經濟性較前置前驅車差一些。其次,同樣是由于傳動軸的存在,前置后驅車的后排空間會受到影響,同時地板高度也要增高,進一步減小了后排的乘坐空間。再次,由于驅動橋布置在后軸,前置后驅車的后懸掛系統要復雜一些。
2016款奔馳CLA,凱迪拉克緊湊型車上市后需和它直接競爭
回到本文開篇的新聞,以往凱迪拉克的轎車為了運動性和操控性,大都采用了前置后驅的驅動方式,此次凱迪拉克推出前置前驅的緊湊型豪華車,并不是說前置前驅要優于前置后驅,而是為了應對市場競爭不得已做出的調整。
奧迪A3采用了前置前驅的驅動方式
目前在北美市場上,緊湊型豪華車主要以德系的奧迪A3、奔馳CLA為主,本土的凱迪拉克在這一細分市場毫無存在感。為了應對這種局面,凱迪拉克選擇推出同級別的緊湊車型,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與德系競爭,而無論是奧迪A3還是奔馳CLA,采用的都是前置前驅的驅動方式,如果凱迪拉克選擇傳統的前置后驅方式,不僅在動力性上無法與二者匹敵,制造成本以及消費者是否買賬也是必須考慮的,與其冒這個險,還不如老老實實用前置前驅來得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