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SUV市場發展的初期,時下正火的哈弗、長安、傳祺還在襁褓之中,當時叱咤中國SUV市場的車企是華泰汽車。成立于2000年的華泰汽車是中國市場上最先涉足SUV的車企之一,成立之初,華泰汽車憑借與韓國現代的合作關系,推出了風靡一時的華泰吉田和華泰特拉卡。在吉田和特拉卡熱銷之余,華泰趁熱打鐵引進了圣達菲,國產型號稱為華泰圣達菲。
華泰圣達菲在上市初期曾紅極一時,它還曾在2006年奪得CCTV年度SUV大獎,如果按當下的SUV熱趨勢看的話,當時的華泰圣達菲很有可能成為那個時代的哈弗H6,但華泰圣達菲后來卻并沒有延續上市之初的火熱勢頭,而是逐漸迷失在了逐漸興起的SUV紅海中。華泰圣達菲的失敗,多半還得歸咎在華泰自身。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華泰圣達菲這款車不管是在外觀還是性能方面,都算得上是SUV設計的標桿。華泰圣達菲外觀設計偏硬派,但經過柔化的車身線條又讓它不失柔美感,這樣的設計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兼容并蓄的典范。在性能方面,華泰圣達菲采用了承載式車身,空間和操控都得到了一定的保證,此外,華泰圣達菲還采用了相當厚道的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架結構,操控和舒適性都屬于同級SUV的上游水準。如此高水準的SUV如今扔給任何一個廠家,都是分分種拿下銷量榜前五的香餑餑,然而華泰硬生生將這款車給玩兒廢了。
首先是定價上的失誤。以2006年的購買力,全系四驅的華泰圣達菲17—19萬的售價并不算過分,但這對普通家庭來說還是難以承受的,況且國產之后的圣達菲在配置方面進行了大幅減配,這樣17—19萬的售價就顯得有些過高了,如果當時華泰能夠將圣達菲的售價下調至13—15萬區間,完全有可能稱霸同期的SUV銷量榜。其次是品牌宣傳的頻繁更迭。起初華泰圣達菲是掛著現代的標賣的,后來華泰急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去掉了品牌標識中的現代,將車標改為了華泰汽車,這讓華泰圣達菲的銷量掉了一大截,這就相當于長安福特福克斯賣得好好的,突然把福特的標摳了換個長安自己的標,銷量不下降才怪。換標非但沒有讓華泰的品牌影響力擴大,反而讓普通消費者對華泰的認知變得困難起來,華泰圣達菲就這樣逐漸淪為了中國SUV市場的邊緣產品。2015年,全新華泰圣達菲上市,但此時的華泰圣達菲早已失去了本該屬于它的大片市場,成為了SUV遍地開花時代為數不多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