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價格總是起起落落,很多人在提車之后幾個月后突然收到APP推送通知:“您關注的XX車型現降價XX萬,欲購從速”,看到這樣的推送,已經提車的車主心中一定有一萬句MMP不知道從何講起,但也只能憋在心里。
畢竟花出去的錢就像潑出去的水,想要收回口袋實在太難。事實上,看似起伏不定的汽車售價是有一定規律的,影響新車售價的主要因素無非就那么幾點,如果能夠理清其中各個因素帶來的影響,那么買車時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價值
這個沒什么好說的,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高中政治的必修內容,每個人都懂。豪華車永遠不可能賣出A級車的價格,即使庫存超2年經銷商也不可能把價值30萬的豪車標價20萬出售,這也是我們買車砍價時要把握的一個基本原則。舉個例子,一臺起步價10萬的A級車,如果優惠幅度達到2.5萬左右,基本上就離經銷商的底價差不多了,此時還不出手而選擇持幣觀望,沒有任何意義。
宏觀經濟形勢
宏觀經濟形勢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生活必需品的消費,也會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更別說作為高檔耐用消費品的汽車了。比如說,在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車市也會整體顯得特別低迷,相應地,消費者的購車欲望也會極大削弱,車企和經銷商為刺激消費大多會官降或降價銷售,這時的買車基本不會多花冤枉錢。
樓市
中國自古以來有“安居樂業”一說,而就連成語中也是“衣食住行”,而非“衣食行住”,在大多數時候,買房是排在買車前面的。買房是很多中國人一生之中的頭等大事,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當一個年輕人有20萬的時候他肯定會優先去選擇付一套房子的首付而不是去買輛帕薩特,因此樓市的火爆勢必會導致車市的萎靡不振,今年4-5月的車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簡而言之,當樓市火爆時,新車價格不可能蹦的太高,比較適合入手新車,當然前提是得擺脫傳統思維的禁錮。
股市
股市的走勢雖然和汽車價格走勢沒有直接的關聯,然而近50年來的股市與車市走勢表明,當股市低迷的時候,車市也總是顯現除疲軟狀態,這就說明二者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關聯的,同樣的,今年4-5月的整體車市也可以佐證這一論斷,在股市低迷時入手汽車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節假日等特殊時期
節假日期間,汽車的售價總是表現出極高的相關聯性,五一、十一是公認的購車旺季,而車展期間汽車廠商也經常會給出十分誘人的優惠,在這些特殊時期,新車價格也處于整體較低的水平,入手即使賺不了,但虧是肯定吃不了的。另外,極度炎熱/寒冷的天氣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欲望,進而會導致車市的整體低迷,這些時期汽車的價格也非常接近底價,砍價空間也相對大一些,如果能把握住時機會是非常明智的選擇。